第九十二章 黄河:你难道是想毁了我的一世英名?-《同志,你的成分太复杂了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会议仍在继续,当副总指挥提出三线齐头并进的战略部署后,他的目光便落在了129师代表团所处的坐席区域。

    按照惯例,援越军事顾问团的汇报工作,本应由386旅派出的程世发和丁伟亲自述职。

    但眼下两位团长仍在东南亚的第一线指挥作战,这份汇报职责自然由其直系领导代为履行。

    一想到部下们接连发来的诉苦电报,旅长的嘴角不禁泛起了一抹庆幸的“怪笑”。

    此刻他越发笃定,当初采纳黄河的建议是何等明智。

    倘若真的去了中南半岛,在深山老林里吃瘪受气倒是小事,错失参与光复全华北这样的战略决战,才是真正的历史性遗憾。

    考虑到会议室内的同志们还在等自己汇报工作,旅长深吸一口气调整好情绪,紧接着拿起教鞭来到了地图前。

    “当前越盟的作战部队已经初具规模,五万人的主力军配合地方武装及游击力量,基本具备了自保的能力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他们自保有余,进攻不足。毕竟鬼子在暹、缅、马、新四国部署了第15、25两个军,共六个师团的兵力。”

    “单凭越盟,想要单独打穿东南亚根本不现实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会议室内立马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夸赞声,显然是对程、丁二人的工作非常满意。

    短短三个月的时间,一支近十万人的野战部队竟在敌后迅速成型。纵使以陆军重组专家的标准来衡量,这般建军速度与规模也堪称敌后抗战史上的标杆。

    至于战斗力和实战表现等问题?

    那就只能再苦一苦程世发和丁伟了,一切都是为了北海舰队!

    “好好好,干得漂亮啊。按照现在这个进度,我们明年必然能打通马六甲海峡,把土伦舰队迎回渤海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情况允许的话,越盟甚至可以跟带英和果脯同步行动,从而减少一定的损失与伤亡。”

    “ZQ同志,会后立即以总部名义给程世发和丁伟签发嘉奖令。这二位可是功臣,决不能寒了他们的心。”

    在接下来的战略会议中,同志们集思广益、深入探讨,最终敲定了中南半岛战役的完整作战方案,明确“先取高棉,再图暹罗”的阶段性方针。

    完成东南亚的作战部署后,副总指挥一把接过旅长递来的教鞭,目光随即转向军事地图上的另一块半岛,斩钉截铁地下达指示:

    “李云龙!你们陆战一旅在鲁东战役中打得非常漂亮。不过下一阶段的冀省战役,我并不打算让伞兵们参加,你有什么想法吗?”

    闻言,原本还在嘻嘻哈哈,对自己老领导指指点点的李大旅长顿时一怔,这突如其来的点将完全打乱了他的预想。

    啊,怎么就轮到旅级单位了,副总指挥不按套路出牌啊。

    不过军人的本能还是压倒了一切迟疑,老李“唰”地起身立正,毫不犹豫地回应道:

    “报告!我们旅绝对服从总部的安排!您老人家就算是要把陆战一旅空投至东京,我和战士们也会坚决执行命令。”

    满意,越看越满意。

    副总指挥凝视着眼前的爱将,眼底泛起欣慰的波澜。昔日的顽石,终于被打磨成了一把锋铓内敛的利剑啊。

    片刻后,大将军收敛心神,手中教鞭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,最终定格在半岛的等高线上。

    “李云龙,我这次准备给陆战一旅压个硬担子,把你们派到真正意义上的敌后。”

    “根据可靠情报,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即将把第19、20师团调至辽西。总部的意思是,得在鬼子的心窝里插把刀子。”

    “弹药、补给、人员,有什么需求你现在开口,我当场给你批条子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老李立马陷入了沉思,脸上的表情更是拧成了一团。

    从战略层面考量,半岛的局势较之印支战场更为复杂。那里不仅是关东军绝对国防圈的核心支撑点,更是鬼子本土与大陆战场间的钢铁走廊。

    要是陆战一旅真在半岛扎下根来,乃至开辟出了第二战场。到时候可就不是捅了马蜂窝那么简单,而是直接掀了关东军的炕头!

    当然了,风险与收益共生共存。

    如果伞兵们能顺利建立根据地,那关东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天生就处于劣势,毕竟鬼子70%的补给都在依赖京义铁路。

    思索片刻后,李云龙一拳砸在圆桌的边缘,豪气十足地说道:
    第(1/3)页